在化學分析、生物實驗與質量控制中,實驗室ph計作為測量溶液酸堿度的工具,其準確性直接影響實驗結果的可靠性。然而,電極敏感、易受污染,操作不當將導致讀數(shù)漂移、響應遲緩甚至電極損壞。掌握實驗室ph計科學、規(guī)范的使用方法,是確保測量精準、數(shù)據(jù)可信的關鍵。

第一步:開機預熱與環(huán)境準備
將實驗室ph計置于平穩(wěn)、無振動、遠離強電磁場的工作臺。接通電源,開機預熱10-15分鐘,使電子系統(tǒng)達到穩(wěn)定狀態(tài)。確保環(huán)境溫度適宜(15-30℃),避免陽光直射或氣流擾動影響測量。
第二步:校準
校準是確保準確性的首要步驟。
清潔電極:用蒸餾水沖洗電極球泡,并用無塵紙輕輕吸干(勿擦拭);
選擇緩沖液:根據(jù)待測樣品pH范圍選擇標準緩沖液(如酸性樣品用pH4.01和7.00;堿性用7.00和10.01);
執(zhí)行校準:將電極浸入第一種緩沖液(深度覆蓋液絡部),待讀數(shù)穩(wěn)定后按“Cal”鍵確認;更換至第二種緩沖液,重復操作。儀器自動計算斜率(理想值95-105%)并完成兩點校準。若為三點校準,依序進行。
第三步:樣品測量與讀數(shù)記錄
沖洗電極:校準后用蒸餾水沖洗電極,并吸干;
浸入樣品:將電極浸入待測溶液,輕輕晃動或使用磁力攪拌器使溶液均勻;
等待穩(wěn)定:啟用“自動讀數(shù)”功能,待數(shù)值穩(wěn)定(通常30秒-2分鐘)后記錄pH值與溫度。避免電極觸碰容器底部或壁面,防止損傷球泡。
第四步:使用后清洗與儲存
測量結束后,立即用蒸餾水沖洗電極,去除殘留物。對于蛋白質、油脂或粘稠樣品,可用專用清洗液(如0.1MHCl或蛋白酶溶液)浸泡后再沖洗。切勿將電極長時間浸泡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中,以防KCl電解液稀釋。使用后,將電極帽內注入少量電極儲存液(3mol/LKCl),蓋緊保護帽,豎直存放于支架上。